不知道各位在上學的時候有沒有見過這樣的老師:年齡偏大,看著一臉兇相,總感覺他從事教育是因為過去至少背過幾條人命,然后由于怕遭報應現在來當老師積德;結果剛上課講不到五句話就已經把全班逗到前仰后合,哪里還聯想得到初次見面時還滿眼光頭47的既視感。![]() 我在大學的時候還真遇到了這么一位教授,大約六十出頭,也剛好是個光頭。上課鈴剛響的時候班上還有一群人沒從手機里回過魂來的(什么我罵我自己,這位教授遂一臉嚴肅地在臺上站著,一言不發。過了一會兒連我們這幫玩手機的都回過神來覺得不對勁了——上課鈴響都五分鐘了,這教授愣是一句話都沒講,就和我們大眼瞪小眼,木頭都該有點反應了。難道本門課程的主題有這么嚴肅?還是說老教授打算給我們來個下馬威? 隨后教授終于開口了:天氣真好啊。 我們:? 教授帶著一臉沉醉的微笑:天氣真好啊,空氣中還帶有一絲甜津津的味道…… 教授還沒講出下一句話來,我們全班已經樂瘋了?上业奈淖诌表達不出那么詼諧的場景,乍一看或許真不太理解我們當時在樂什么,但如果有機會和這位教授面對面,各位就會知道他的親切詼諧的作風和他嚴肅的第一印象形成了多大的反差,也擁有著完全配得上教授身份的扎實學術能力,看得出來一直是在鉆研學術和教育,絕對沒有背地里去當刺客大師(? ![]() 可是鋪墊跑題了這么多,和達音科隼Pro到底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達音科畢竟也是國產耳機里的老牌大廠,三十多年來積累的研發制造經驗那也是扎扎實實,但在隼Pro這樣的中低端產品上,達音科也沒有怠慢。先別說什么“拿本科這種已經進入高等教育范疇的情況和隼Pro這種千元耳機類比,實在是不合適”,我們到現在都還有師哥師姐嘲諷如今的本科課程簡直是學校為了學術評比搞的面子工程,“這些課程根本就不該讓學術基礎薄弱的本科新生參與”嘞。 ![]() 隼Pro通體采用不銹鋼材質,除切邊采用了磨砂工藝外,其它部分都是亮面不銹鋼,工藝處理也不辜負達音科的招牌,只是日常的時候恐怕就得多留心,別太磕碰剮蹭了。插針是老朋友,專利MMCX膨脹插針,穩固性一如既往的不錯,但插頭就是新面孔了,相比起原來的自鎖式可換插頭而言更加簡化,直接插拔就行,這個設計的穩固性相比過去就見仁見智了,不過一是有可換插頭總歸方便,二是結構也不反人類,不會和用戶較勁半天,體積還比之前更小,我個人還是能給個總體好評的。 ![]() 另外別看這個腔體體積好像比較大,其實佩戴舒適度并不差,內側看著遠沒有外側鼓脹,即便是不銹鋼材質,實際重量也比預想中的輕,戴在耳朵上并不沉。稍有可惜的是隼Pro隨附配件里并沒有送SpinFit套,但作為補償附贈了整整四組完全不同的塞套,三對聲音風格不同的導管(查了下這玩意居然還是達音科首款可換導管耳機,都給我看傻了,達音科的配件啊,總是,能給我整出點新花樣。我要真每種搭配都寫,怕是五千字都收不住,所以待會兒就只說我個人最推薦的幾套搭配了。 ![]() 在話題轉向音質之前,我也剛好來給前文切個題,為什么我會提到開頭所言的那種老師?很簡單,這些老師有著充足的教學經驗,濃厚的知識積累,非常清楚如何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教學,關鍵對待學生很有一套,完全不招學生討厭,不會充斥著一股子家長主義的味兒來騎在學生頭上,反而非常平易近人。這也是達音科和隼Pro的特點,不僅有著強大的技術積累,也很懂得如何針對價位下料,也不會整天叫囂著“糾正你的聽音觀”教你做人,反而是聽著聽著就認可了它的表現。 ![]() 在默認情況下的隼Pro(出廠灰套、出廠參考導管)音色討喜,略帶一絲暖意,頻段上中頻的能量感會微微凸出一點。聲音整體架構很正,密度適中,雖然達音科從來不會把糾正聽音觀之類話語掛在嘴邊,做事倒是做得一點都不含糊,真要給入門用戶做個參考也完全沒毛病。泛音收放稍微慢一點,但不會遲滯淤積,線條感也較為寬松,讓隼Pro的走向處在“正確但溫暖和煦”的范圍內。 ![]() 在硬素質方面,隼Pro的解析力不錯,是如今1380價位的正常發揮,尤其這幾年來千元價位各種怪物已經把整個千元價位卷成一片濃得凝固的血海,隼Pro的素質依然能在這個價位閑庭信步。不過隼Pro也不會因為擁有不錯的解析能力,就故意沒事跑上來拉個硬了吧唧的線條刺激人,更像是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甚至我聽了這么久隼Pro,歌買了這么多,隼Pro還是能在不少新歌的演繹上給我驚喜,比如我一開始以為隼Pro這種取向在快節奏金屬里有可能會蠻吃虧,結果反而令我很驚訝,隼Pro不僅幾乎不存在拖沓感,對于金屬這類錄音中有不少細碎細節的音樂也有不錯的把控。 ![]() 同時,隼Pro也有頗具規模且非常規整的聲場,在隼Pro所能表現的聲場之內,結像不僅排布合理,而且層次鮮明舒展,動態鏗鏘有力?紤]到估計會有不少鍵盤數碼愛好者會說“都這價位了怎么不買TWS,有線多費事”(誒最近好像真的是AirPods 3發布?還剛好賣1399?隼Pro的聲音表現就是最好的回答,TWS雖然功能和便攜性上有著先天優勢,但要真想要在TWS的微型驅動電路上聽到隼Pro這樣的動態表現?估計還得再等TWS修煉好些年啦。 ![]() 而且隼Pro要達到這樣的表現也完全不需要多么貴重或強勁的前端,不少小尾巴就能把隼Pro驅動得有模有樣,諸如七彩虹CDA-M1這樣的小尾巴就相當不錯,還能利用上4.4mm平衡口,達音科自家的DTC100也是不錯的選擇。更往上走的樂圖S2或者THX Onyx則可以更進一步,把隼Pro的整體聲音推向更加開闊和扎實的層次。 ![]() 考慮到隼Pro的上限不低,用價位更高一些的播放器來搭配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比如我個人就用AK的KANN ALPHA和樂圖PAW-1錄音筆來搭配過,結果上多少有點大力出奇跡的感覺,聲音的鮮活度更上一層,動態更加豐沛飽滿。當然,隼Pro依舊不能卷到自家的EST112、SA6或其它品牌更高價位的機器,后者在解析力、開揚感和層次感上都有明顯的提升,不過作為1k5價位內的耳機,隼Pro的上限也是數一數二的。 ![]() 剛才提到了隼Pro的各種花式配件,如果你對折騰不感興趣,那就用隼Pro的出廠搭配就行,灰套和參考導管的表現就已經足夠優秀。但如果你愿意多花一點耐心,那隼Pro的可玩性還會給你驚喜:三種導管的聲音區別非常明顯,四種塞套不僅可以對各種形態不同的耳朵有更好的適配,對聲音也有一定的修整作用。 就我個人而言,我的聽音風格一直略偏冷,而且對通透度也有一定要求,我個人日常使用時會更多用通透導管搭配黑皮綠管的耳塞套,尤其對于我這種小耳型來說,出廠灰套對我耳朵的適配度不算太好,黑皮綠管的塞套我戴著就舒服不少。而通透導管加這套塞套的聽感不僅對高頻延伸有一定助益,也讓線條感會更明顯一些。相對來說氛圍增強導管會對低頻殘響量感有一定強化,個人不算喜歡,推薦給聽音偏低頻的朋友。 ![]() 至于更多的搭配,我真的聽不過來了,尤其在我得知據說連那一堆花花綠綠的墊片都對聲音有影響之后,我是真的頂不住了,我認輸了,在這方面還是你們達音科更會玩,怎么你們這幫人搞起研發來跟不用睡覺似的能搞這么多方案…… 而對于隼Pro的總結,我認為就和開頭說的一樣,你想要一個靠譜的、老練的、正統的大牌廠商作品,卻又不想聽著一板一眼、尖銳刺激,隼Pro絕對是值得優先考慮的選擇,它在保證了素質優秀、框架正確的同時,又有著優秀的鮮活度、和煦的聽感,內核嚴肅但表達溫和。無論是人生中遇上那樣的老師,還是耳機之路上聽到這樣的產品,或許都能在今后的道路里少些彎路吧。 |
聯系我們|有害信息舉報:010-60152166 郵箱:zx@jd-bbs.com|手機版|Archiver|黑名單|中國耳機愛好者俱樂部 ( 京ICP備09075138號 )
GMT+8, 2022-10-15 01:39 , Processed in 0.04074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