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關注耳機俱樂部網站,注冊后有更多權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聆聽的人 于 2022-7-8 11:57 編輯
開頭感謝激光鼠,鼠版借了線電供我試聽,非常感謝~ 為方便各位看官老爺,段落前都有小標題,可以按需觀看 首先我要嚴厲吐槽,Z1這臺機器用原配電源出來的聲音,簡直是垃圾。 我也不是很懂品牌配一個這么爛的電源,是覺得自家產品聲音太好嗎?那ok,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Z1+原配電源的聲音就是垃圾,有多垃圾?數碼味沒做好的問題幾乎都有,聲音浮躁,尖刺等,完全是不能聽的狀態,但是對比原轉盤的PC可以明顯感覺到聲音不毛變精細了,僅憑這一點讓我覺得換電源應該還有救。因為對于這個價位的數播,只要聲音干凈就是及格了,這點aurender的n100h做了很好的示范。 為什么我如此肯定Z1+原配電源聲音垃圾,因為我的系統從解碼到后級以及周邊的搭配已經經歷很長時間的考驗,哪怕前端只接PC至少也是個能聽的聲音,所以我非?隙ㄊ寝D盤的原因。 聲音方面 那么換了電源Z1能到什么水平?我最先想到的是“有模擬味的感覺”,但不是完全的模擬味,寬松有厚度的感覺會比較明顯。雖然近期我都在聽頭版T1,但接鼠線電后我是用adx5000來聽的,為的就是減少因耳機本身風格而產生的干擾,頭版T1有些太過寬松了。只是一首歌還不足以肯定,但聽感寬松且質感厚實的鋼琴,沒有齒音入口即化的梁靜茹,高音肆意順滑有度的西野加奈,無一不佐證我的想法,“有模擬味”。 但為什么我沒有完全肯定,因為模擬味里另一關鍵元素“自然”我沒有聽到,那種特別的自然流淌我沒有感受到。但也不代表這個聲音是機械沒感情的,只是一耳朵沒有那種“很自然”的驚喜。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去單獨拎出聲音里的任何一個指標去做評價的,因為聲音是一個整體,哪怕所有聲音指標都不錯,沒有恰到好處的融合在一起依然會不好聽。但Z1的低頻還是給我留下收放自如的深刻印象,中高頻并不清亮,而是一種有涵養有質感,井然有序的體現。大編制下的規模感相當了得,上一次聽到這種感覺還是在N10上,到這里我暫且將鼠線電下的Z1稱之為寬松的數碼聲,結合可調配線電、電源線與DC線的玩法,在供電不錯的情況下,Z1是配的上合格數碼轉盤這個稱呼的,個人感覺Z1更適合箱子系統。 做工方面 其實最先關注Z1是因為顏值,照片上來看質感和a家機器很接近,但實物的質感沒a家那么細膩,要稍微差一點,噴砂做細膩很費錢嗎? 操作系統 個人覺得只是能用水平,相比a家差挺多的,不夠智能。比如專輯文件夾里有專輯封面jpg,但是系統里卻顯示不了,而a家會智能識別顯示。一個幾百首歌的文件夾竟然沒有輸入搜索功能,即使一首一首往下翻,歌曲也是雜亂無序的,并沒有按首字母或其他方式排序,軟件交互上還需努力。 播放方式 在購買前我問過客服,播放本地文件,是拷貝歌曲到機器內置的固態硬盤后播放,還是提取源文件直接播放,因為我不聽流媒體,只聽本地?头o我的回答是前者,但實際操作發現是后者,大概要買有硬盤版的才給這個功能?總之拷貝到固態硬盤后再播放是更科學hifi的。 綜合來說 有很多地方是對比a家的,因為a家作為數播系統已經非常成熟了,尤其是軟件交互方面,獨一檔。數碼時代軟件交互應該是數播品牌兩大核心競爭力之一,顯然仙籟的交互系統做的還不夠,但聲音在供電不錯的情況下確實到了一個高度,且這次電源線和dc線還沒投入,如果周邊用心投入理論上聲音能更好。綜合來說產品力還不夠成熟,不如a家省心,排除那個原配的垃圾電源,把軟件交互優化好也算是未來可期吧。 鼠線電 另外說一下鼠線電,有看過燒友對其評價,總結就是素質高但沒樂感,ok我系統里的大件都不是以樂感著稱的,要說調味道的也就一根kondo的acc和銀彩35周年信號線,但出來的聲音是好聽有感情的,所以在系統本來完成度就不錯的情況下,鼠線電是不存在沒樂感這一說的,只是對于樂感有硬傷的系統,電池線電會更合適,按需搭配吧。 最后我要表明自己對國產的態度,都2022年了,不應該對國產再抱以寬容,而是應該以更高的要求去鞭策,所以原配電源出來的聲音真的讓我很氣憤,18年聽到vega的時候更多的驚喜,原來國產的解碼可以把聲音做到那么精致,但是22年的今天聽Z1更多的是欣慰,國產確實在進步,且不容小覷。 ps少請人寫槍文,或許買的人反而會更多
|